摘要随养墓地价格的上涨以及“20年缴费期”墓地的陆续到期,“到期墓穴”“无主墓穴”等社会问题随之出现,在这些社会问题的背后,暴露出更多的是我国墓地产权制度的问题。木文...
在公益性公墓建设过程中,由民政局牵头成立督导组,每周到各乡镇(街道)、村(居)对公墓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每周通报进展情况。各村红白理事会负责公墓...
受传统文化影响,许多地方仍相信“入土为安”、“灵魂不灭”,认为通过特定仪式能增强死者在精神世界中的幸福感。在许多地方,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等陋习依然存在。一是从文化...
科学完善的殡葬法律体现,对推动殡葬事业发展,加快推进殡葬改革,具有基础性作用。目前我国殡葬领域缺乏专门法律,现行的殡葬管理条例己无法适应当前殡葬事业发展形式。第一...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部署要求,我国14个省份已完成省级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并实现了与经营性公墓和殡仪馆的互联互通,部分地区实现了省、市、县、乡...
第二,祭奠是社会法观念认为应当保护的利益。法益是社会的法观念认为应予保护的利益,对它的保护乃是对违反法律基本理念行为的制止。祭奠是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体现了社会基本...
在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对民事权利和法益进行了一体保护。学界通说认为,我国《民法通则》第五条规定的民事权益包括民事权利和民事利益。很多学者认为,民事利益也即德国学者...
三是体现对逝者近亲属尤其是逝者子女孝行和道德品质的社会评价。我国在丧葬仪式上相对重视外在形式,可以说,办丧事就是给活着的人看的。孔子在《论语为曰:生,事之以礼;死,...
传统守旧,带有封建色彩的文化特点。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农村中“尊祖敬宗”的意识在人们的心目中更加强烈。儒家丧礼流程表现为:在人死之后,对尸体整饰、哀悼、埋葬、祭...
【摘要】中国殡葬礼仪源远流长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汕头市金平区, 化及特点并在论文最后提出个人建议了,博大精深,在潮汕地区,殡葬礼仪从传统走入现代又面临着新的考验。记...
在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高频互动的时代,目前的民众的经济要求和非经济要求都有可能转化为各种各样的政治诉求而形成了个“社会矛盾凸显期”,这个关键时期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经...
1956年到1984年,是殡葬改革的倡导阶段。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殡葬管理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殡葬改革工作由倡导阶段进人依法管理的阶段。1997年7月,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颁布...